12月28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和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联合举办的“助力城市汽车电动化转型”主题研讨会暨“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政策联合研究”报告发布会在线上召开。会上,ICCT展示了相关联合研究的成果,并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先城市评估及优秀案例》研究报告。该报告识别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的领军城市,并对优秀城市的政策案例作了深入的梳理及分析,旨在为不同类型的城市提供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的参考。
具体来看,聚焦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新一线城市成为最大的市场贡献者,年度新车注册量市场份额占全国的29%。同时,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份额也有所增加,从2020年的38%增加到2021年的46%。
四线城市以87%的年度新车市场份额度,成为最强劲的私人新能源乘用车地方市场。在年度注册量前三十的领先城市中,柳州的私人市场份额最高,达到92%。
整体来看,国内消费者在该年度更偏爱微型车和SUV这两种新能源乘用车类型。从城市级别来看,小型车在三线至五线城市更受欢迎,更大、更高端且车辆性能更优的车型,则在一线至二线城市更受青睐。
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领域,2021年,尽管商用车整体新车市场较2020年有所收缩,但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表现抢眼,其年度注册量接近20万,市场份额约为4.6%。其中,新能源长途客车、自卸汽车和牵引车的增长最为显著。
2021年,新能源城市物流车辆注册数量超过7.5万辆,几乎是2020年的两倍。上海、深圳、苏州、北京和广州是2021年度注册量最大的地方市场,而从市场份额来看,上海、成都、苏州、重庆和长沙更为领先。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领先城市如此蓬勃发展的新能源城市物流车市场。
2021年,全国范围内有2000多辆新能源自卸车和5000多辆新能源牵引车注册量,其总和是2020年的六倍多。这两种车型在2021年的市场份额均为1%左右。新能源自卸卡车市场方面,2021年,郑州以600多辆的注册量和超过10%的市场渗透率遥遥领先。新能源牵引车市场方面,唐山的市场表现最为突出,其本地注册量超过2200辆,市场份额为17%。这些新能源重型卡车的显著增长得益于为期三年的“蓝天保卫战”和“清洁柴油机行动方案”。
此外,2021年,国内城市公交车接近全面电气化。97%的城市公交新车(约为8.4万辆)皆为新能源汽车。同年,有超过6500辆新能源长途客车注册,是2020年的四倍多。年度新能源长途客车注册量最大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广州和厦门;而市场渗透率方面,长春脱颖而出,排名仅低于北京。国家和地方层面制定的新能源发展比例目标以及政府出台的相应扶持措施对推广这两类新能源客车起到了关键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先城市评估及优秀案例》系列报告从不同维度识别了2020年度及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先的城市。
整体来看,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年度新车注册量排名前30的城市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2%,其中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杭州、成都、天津、郑州、重庆和苏州。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方面,2021年,以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杭州为首的排名前30的城市,其年度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注册量占比也达到了全国总量的62%。
此外,本次研究还采用年度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作为排名依据,识别出了不同级别城市中的佼佼者,这种并非以销量进行排名的方式,使得大规模与小规模城市市场之间更具可比性。
在新能源商用车方面,2021年,以上海、深圳、成都、北京和广州为首的年度新车注册量排名前二十的城市中,有七个城市注册量超过6000辆,有八个城市的市场渗透率超过10%,且这二十个领先城市的注册量总和超过全国总量的56%。上海2021年新能源商用车新车注册量(1.4万辆)和市场渗透率(21.1%)均居于全国榜首。基于商用车应用领域的特殊性,本次研究还从五大车辆类别(城市物流配送汽车、自卸汽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城际客运汽车/长途客车),基于年度新车注册量识别出了领先城市。
除《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先城市评估及优秀案例》外,本次联合研究还将产出两份核心报告,分别是《加速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城市的普及: 领先城市市场私人乘用车政策评估》以及《加速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城市的普及: 领先城市市场商用车政策评估》。